很多朋友对于鼎夏酒10年52价格和问鼎是什么年代的事问鼎是什么年代的事啊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九鼎的下落
九鼎不明下落
鼎是中国古代祭祀的礼器。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,是我国目前已出土的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。
■九鼎确有其物
九鼎,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。它是九只刻镂精美、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,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,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,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,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。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,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,进入了文明的时代。令人遗憾的是: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不绝于历代史册,但早在二千多年前它就已不知下落。
《春秋左传》中,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:夏朝将天下划为九州,下令九州贡献青铜,铸造九鼎。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,将各州的山川名胜分别画刻于九鼎之身,以一鼎象征一州。九鼎象征九州,而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,“定鼎”,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。
公元前606年,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兴兵攻击周的都城,周王忙派人为他举行慰劳之礼,而庄王则“问鼎小大轻重”,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。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“问鼎”。此后,关于九鼎的下落,史家众说纷纭,不一而足。
■下落众说纷云
司马迁在他撰著的《史记》一书中,对九鼎的记叙,就有出入,前后不一。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,在其所著的《汉书》中,对九鼎下落,有这样的说法:在周显王四十二年,即公元前327年,九鼎沉没在彭城(今江苏徐州)泅水之下。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,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,毕竟是江水滔滔,无从觅处,只得徒劳而返。
到了清代,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。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: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,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,虎视眈眈,力图取周而代之。象征王权和“天命所归”的九鼎,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;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,入不敷出,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,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,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入泅水之中,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,自找麻烦,这一说法虽似有理,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。
根据历代史书记载,鼎却实曾作为夏、商、周三代的镇国之宝,传了二千年;并且,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。因此,九鼎的下落,至今仍是一个谜。
问鼎是什么年代的事问鼎是什么年代的事啊
元前1600,夏桀亡国,九鼎为成汤所得,建立了商.前1046,纣王亡国,九鼎为姬发所得,建立了周.前606,楚庄王到周问九鼎轻重,王说:“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.”以后,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“问鼎”.
出自《左传》,鲁宣公三年(公元前六零六年),楚子(楚庄王)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雒(今河南省洛阳市),观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,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,对曰: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牧。铸鼎象物,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。故民入川泽山林,不逢不若,魑魅魍魉,莫能逢之。用能协于上下,以承天休。桀有昬德,鼎迁于商,载祀(祀,年也)六百。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,德之休明,虽小,重也。其奸回(音邪)昬乱,虽大,轻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厎(音致)止。成王定鼎于郏鄏(今洛阳市)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。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
春秋时楚庄王北伐,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,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。公元前606年,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(今河南嵩县东北)之机,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,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。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,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。庄王见了王孙满,劈头就问道:“周天子的鼎有多大?有多重?”言外之意,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。王孙满委婉地说:“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,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。”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,就直接说道:“你不要自持有九鼎,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,足以铸成九鼎。”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,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,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,最后才说:“周室虽然衰微,但是天命未改.宝鼎的轻重,还不能过问啊。”庄王不再强求,挥师伐郑,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。“问鼎中原”这个典故,就是这样得来的。
九鼎是夏朝的夏禹在治水时得到了民众的厚爱,各个诸侯都拥戴他,夏禹把进贡的铜材做成了九鼎,九鼎是九州的象征,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个朝代,历代来都是把九鼎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,它象征天子的尊严,王位的神圣不可侵犯,从来都是像神明一样来进贡的,不容许任何人过问。楚成王即位之后,楚国的实力不断的强大,楚成王对内进行改革政治,多外进行讨伐叛乱者,不断向中原地区用兵,与晋国争夺中原的霸主地位。公元前606年,楚成王借口以讨伐蛮族为理由率领军队来到了周国的境内,并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。日益衰落的周国看到楚国的军队来到周国的境内当然非常的惶恐,周定王派善于辩论的王孙满去会见了楚成王。楚成王一见到王孙满就劈头盖脸地对王孙满进行询问,他还特意询问了周鼎的重量大小。王孙满知道他的用意,九鼎乃权力的象征,楚庄王询问九鼎是在窥视中原,想与周定王平分中原。
公孙满知道他的用意之后,便对他说:“国家的兴亡并不是九鼎的大小重量所能决定的。”楚成王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,他当然是非常不甘心的,于是就告诉公孙满他们楚国所折下的兵器都能铸成一个九鼎了。可见,楚成王是非常的嚣张,多中原的地位觊觎已久。但是,公孙满并不是楚成王一个威胁就能使他屈服的,之后他又列举了九鼎的来历和九鼎的相传的经历,让楚成王明白所拥有九鼎的人一定是有德的贤君,并不是有材料就能够随便拥有的。楚成王在听了公孙满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,便悻悻地离开了。
问鼎中原中的问是指询问的意思,鼎是指古代煮东西的器物,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地方,特指疆土领域。问鼎中原是指企图夺取天下,夺权政权的意思。问鼎中原在现在的汉语意思为比喻有私心,想要占为己有。古代的时候,夏禹铸造了九鼎来代表自己统治的九州,也同时代表了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以九鼎为传国的重要的器物,九鼎为得天下者所拥有。那时的九州分别为豫州、翼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雍州、幽州,因此九鼎为豫鼎、翼鼎、兖鼎、青鼎、徐鼎、扬鼎、荆鼎、雍鼎和梁鼎。
问鼎中原是出自于《左传》中的典故,鲁宣公三年,楚庄王借口以讨伐入侵者为借口把军队开到了洛阳,在周国的境内开始了他自己的阅兵仪式。刚即位不久的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,于是就派王孙满去与他会面。楚庄王一看到王孙满便询问他关于周鼎的轻重大小的情况,王孙满十分有耐心地恢复他说:“一个国家的兴亡不在于鼎的轻重大小。”楚庄王对于王孙满的回答非常不满,于是就对他说:“你们周国不要因为自持有九鼎就觉得可以得天下了,楚国折下来的锋刃,足够能铸成九鼎了。”王孙满面对楚庄王咄咄逼人的气焰,他并没有感到害怕,而是绕过楚庄王的话锋,谈了九鼎的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,让楚庄王无话可说,最后只好选择离开周国去讨伐郑国。
鼎文化什么意思
鼎,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。它分别以九只刻楼精美、古朴典雅、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,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,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。几千年来,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。在工艺美学上,它是一套稀世之作,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,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,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,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,进入了文明的时代。令人遗憾的是: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,不绝于历代史册,但在二千多年前,它就早已不知隐身何处了。夏代的青铜铸造业,已相当发达。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,熔点低,便于铸造冶炼。夏代的炼铜业。古文献中亦有记载。《越绝书》卷十一日:“禹穴之时,以铜为兵。”关于铸造九鼎,《墨子·耕柱》曰:“昔日夏后开(启)使蜚廉折金于山川,而陶铸之于昆吾,……九鼎既成,迁于三国。”三国指夏、商、周。《左伟》宣公三年曰:“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。”即言此事。据考古材料证明,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,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,再用木炭作燃料,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,锡矿块,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,就成为青铜器。
《春秋左传》中,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:夏朝初年,朝廷划天下为九州,州设州牧。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,铸造九鼎。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、形胜之地、奇异之物画成图册,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,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,以一鼎象征一州。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。九鼎象征九州,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,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,是顺应“天命”的。正所谓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士,率上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从此,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,“定鼎”,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。
从此,九鼎就代表了至高权力的象征。
鼎字什么部首
结构是半包围结构。
部首:鼎。
组词是鼎盛。
造句
在发达的老龄化国家,有着长期工作经验的老年工人,通常在薪酬方面和福利成本方面相当于他们鼎盛时期。
一言九鼎的意思
一言九鼎:九鼎:古代传说禹王铸九鼎,象征天下九州,夏、商、周三代时均奉为国宝。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一样重。形容说话很有分量。
出自: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”
示例:族里就属长老最受敬重,所说的话当然一言九鼎。
咸丰壬子年是哪年
咸丰壬子年是清朝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的农历壬子鼠年,这一年按照公元纪年是1852年,咸丰二年。
1852年中国传统纪年清文宗咸丰二年;壬子年(鼠年)。是岁,著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传为清道光未年陕西歧山出土的周代毛公鼎。该鼎有铭文32行,497字,是先秦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。
野火风驱烧九鼎的意思
1野火风驱烧九鼎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形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局面。2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的记载,当时楚国国君熊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祀仪式,九鼎作为重要器物被展示,但是突然发生了野火和狂风,导致九鼎被烧毁,象征着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秩序遭受了破坏。3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,也可以用来比喻领导地位的动荡和变化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怀茅酒:1980-1990年代价值与收藏解析
2025-06-12 11:35:3580年代祥酒价格大介绍,让你了解酒类市场发展历程
2025-06-26 10:38:30noblige是什么酒价格
2025-08-05 09:42:09兴帝酒价格(帝字取名是什么意思)
2025-07-08 11:19:32蓝色典藏42度价格「蓝色典藏是什么酒」
2025-06-25 10:32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