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关于古廖酒价格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廖氏在百家姓的排名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廖姓是如何来的,古代名人有多少姓廖的
关于廖姓
一、来源有四
1、出自己姓,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。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,夏时,因封于廖国,故称廖叔安,其后代以国为氏,称廖氏。
2、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。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,因受封于廖,其后裔也有以廖为氏,称廖氏。这支廖氏,望出巨鹿。
3、出自偃姓,尧、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而得姓。楚穆王四年灭英、六二国,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;或以姓为氏,即为廖氏。
4、为缪、颜二姓所改。缪、颜二姓皆皇帝所赐,殷纣王执政时,残酷无道,缪、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,改姓为廖。
二、迁徙分布廖氏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南部的蔡、平舆、汝南等县发展繁衍,因这一带西汉初属汝南郡,故廖氏族人皆称"先世居汝南",并以"汝南"为堂号。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少数民族中也有廖氏。汉代有廖氏,为巨鹿太守,其子孙有的留居当地。三国时,襄阳人廖化,任蜀汉右车骑将军,其子孙有的在四川定居;临沅人廖立,徙汶山郡,晋代有隐士廖棠,为将乐(今属福建)人。南朝梁有以儒术知名的廖冲,为桂阳人。由此可见,廖氏在隋代以前已有族人迁至今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广东等省。唐代,中原廖氏曾两次迁至福建:一次是唐初随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,一次是唐末随王潮、王审知入闽,均在福建定居。至宋代,福建廖氏已发展成为大族,分布于宁华、顺昌、建宁、邵武、上杭、永定等许多地方,同时又有许多人徙居广东,分为大埔、梅州、兴宁、蕉岭、五华等支派。从清初开始,闽粤廖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,还有一些人移居泰国、新加坡等国家。
三、郡望堂号
【堂号】"果烈堂":蜀汉廖化,为关羽主薄。关羽败亡,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,得逃回蜀。拜宜都太守,迁右军车骑将军,领并州刺史,封中乡侯,所以叫"中乡堂"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,又叫"果烈堂"。"紫桂堂":宋朝时候,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,他一生好学,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"紫桂堂",因此廖氏有称"紫桂堂"的。"万石堂":宋工部尚书---廖刚,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,皆士,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,父子五人共享万石,时人号称"万石廖氏"。诗云:万石家声远,三州世泽长、瓜锦欣瓞衍,栾世庆荣昌。另外还有:"汝南"、"中乡"堂号。
【郡望】1、汝南郡:汉高帝四年置郡。相当今河南颍河、淮河之间、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,安徽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地区。东汉时移治平舆。2、巨鹿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。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。
四、历史名人
廖燕:清代文学家,其文恣肆犀利。工草书,状如古木寒石。又能戏曲。著有《二十七松堂集》等。
廖冲:南北朝梁国湘籍儒士。
廖抉:东汉学者,习诗画,满腹经纶,精通天文、风角推考之术,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。
廖刚:号高峰,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,36岁时宋徽宗崇宁五年进士,赐进士第出身,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,封少师,宣和二年,岁次辛亥,盗贼入顺昌,公遣其子谕贼,贼知公素守信义,遵命散去,地方得赖安宁,甚为君主倚重,召封为吏部员外郎,请营建康(南京)亲拥六师,以杜金人窥伺,历拜御史中承,知无不言,当时蔡京秦桧专权,亦为之畏惧、任吏部尚书至士卒,至南宋高宗(赵构)绍兴十三年1143年逝世,享年73岁。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、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。
彭镇古镇有什么好吃的
有很多好吃的。因为彭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,吸引了很多游客,也吸引了很多特色餐馆和小吃摊位,比如有很有名的状元米粉、罗汉豆腐、石灰汤等等。此外,彭镇的小巷弄堂也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小吃店,让你一探究竟。如果你对辣味有兴趣,可以尝试当地的特种腌菜,在那里错过这些美食就太可惜了。
梁姓加廖姓的网名
梁廖有联因为梁姓和廖姓组合在一起,读起来像“两了有连”,引发双关语的幽默感,非常符合互联网文化的调调。此外,“联”也可以理解为“联网”,与网名相关。,有些网名可能会涉及个人的兴趣、经历、喜好等等,选择网名时也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形象和活动范围。
廖开头的古诗
行宫(寥落古行宫)
隋唐元稹
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
廖氏祖籍是哪里
河南南阳市唐河县
廖姓,中华姓氏,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(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),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,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。原居帝丘(即今河南濮阳市),为楚国先祖。夏朝时被封于飂(廖字)国,故称飂(廖)叔安。春秋时,廖国被楚国所灭,后人以国为氏。
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。根据2006年《中国姓氏·三百大姓: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》,廖姓总人口约420万,约占汉族人口的0.33%。主要集中在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四省,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%。广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河南等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%。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%,为廖姓第一大省
廖姓,中华姓氏,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(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),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,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。原居帝丘(即今河南濮阳市),为楚国先祖。夏朝时被封于飂(廖字)国,故称飂(廖)叔安。春秋时,廖国被楚国所灭,后人以国为氏。
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。根据2006年《中国姓氏·三百大姓: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》,廖姓总人口约420万,约占汉族人口的0.33%。主要集中在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四省,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%。广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河南等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%。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%,为廖姓第一大省
廖姓,中华姓氏,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(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),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,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。原居帝丘(即今河南濮阳市),为楚国先祖。夏朝时被封于飂(廖字)国,故称飂(廖)叔安。春秋时,廖国被楚国所灭,后人以国为氏。
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。根据2006年《中国姓氏·三百大姓: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》,廖姓总人口约420万,约占汉族人口的0.33%。主要集中在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四省,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%。广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河南等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%。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%,为廖姓第一大省
廖氏在百家姓的排名
百家姓廖姓排名第六十六位。
廖姓,中华姓氏,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(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),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,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。原居帝丘(即今河南濮阳市),为楚国先祖。夏朝时被封于飂(廖字)国,故称飂(廖)叔安。春秋时,廖国被楚国所灭,后人以国为氏。
廖氏名人古今有多少
廖氏名人还是很多的,古代有廖扶、廖化、廖匡图、廖刚、廖衡、廖谨、廖平;近现代有廖仲恺、廖承志、廖耀湘、廖磊,等等。下面着重介绍3位,以出生年月为序。
廖汉生(1911―2006),湖南桑植县人,土家族,开国中将。1929年参加革命,1933年入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曾任红二军团第6师政委,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,参加开辟湘鄂川黔苏区的一系列战斗,1935年11月参加长征。
抗战时期,曾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、政委,第358旅副政委,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委,新四军第3军分区政委等职,参加过雁门关、晋西北战斗,参加过齐会歼灭战、陈庄歼灭战。
解放战争时期,曾任晋北野战军副政委,晋绥野战军1纵政委等职,参加过延安保卫战、青化砭等战役战斗。
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陆军第一军政委兼青海军区政委,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、副政委,国防部副部长,军事学院院长,军事科学院政委,南京军区政委等职。
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,2006年10月5日在京病逝。
廖容标(1912—1979),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,开国中将。1929年8月参加红军,1931年入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曾任红3军团5军1师1团、红3军团4师10团、红3军团5师13团连长,红1军团1师2团1营营长、陕甘支队第1纵队连长,红一方面军独5团团长等职。
参加过苏区反“围剿”作战、南雄水口、乐安宜黄、金溪资溪等战役,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。
抗战时期,奉派潜入山东长山县,组织发展抗战武装。曾任山东纵队第4支队司令员,山东纵队第4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,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泰山区专员等职,参与领导创建泰山区根据地的斗争。
解放战争时期,曾任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,渤海军区副司令员,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兼华东铁道运输副司令员等职。组织过周村、张店、济阳、齐东、小站、唐官屯等战役,参加过解放济南的战役。
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华东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,华东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兼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,第63军代职副军长,安徽省军区司令员,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。
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,1979年5月2日在南京病逝。
廖成美(1916—2001),福建省龙岩县红坊区黄坑村东溪畲人,开国少将。1934年入党,1935年参加红军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红军连指导员、团组织干事,龙岩游击队支队政委。红军主力长征后,在闽西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,参加过南洋坝、马鞍山、新祠守、黄畲、溪口镇等战斗。
抗战时期,曾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1营教导员,江北游击纵队新7团政委、2团政委,新四军2师6旅18团政委,参加过乌江镇、含山、和县、永康镇、定合、杨家祠堂等战斗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6旅旅长,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34旅旅长,第三野战军34军102师政委。参加过津浦路阻击战和苏北敌后斗争,参加过淮海、渡江等战役。
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政治部副主任,华东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、副政委,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政委,炮兵工程学院政委,第二炮兵基地司令员,解放军二炮副司令员等职。
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,2001年12月25日在京病逝。
廖姓的开国少将还有:
廖运周,安徽淮南人,时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。廖述云,湖北石首人,时任工程兵副参谋长。廖政国,河南罗山人,时任陆军第二十军军长。廖冠贤,江西宁都人,时任陆军第十五军政委。廖海光,湖南酃县人,时任福建省军区副政委。廖鼎祥,江西广昌人,时任志愿军炮兵副司令员。廖鼎琳,江西吉安人,时任陆军第六十三军副政委。廖仲符,辽宁铁岭人,时任广州军区工程兵主任。廖明,江西安福人,时任伊犁军区司令员。廖步云,福建武平人,时任西藏军区副政委。廖昌金,江西上犹人,时任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。好了,关于古廖酒价格和廖氏在百家姓的排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,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!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沧州最好喝的酒排名_沧州酒价格
2025-04-19 09:28:43明酒价格解析:品牌、回收、成本与排名一览
2025-06-20 11:28:14酒价格排名(十大酒排名)
2025-08-01 10:38:34盖世天骄酒价格表(元尊九天排名)
2025-08-12 10:09:00廖氏在百家姓的排名(古廖酒价格)
2025-07-14 10:39:38